我一直想挣很多很多的钱……可这个愿望一直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。
长久“未遂”,我开始到处寻找与钱有关的格言。我很想从这样的格言中领悟到一些挣钱的门道……当然,在一个穷人眼里,那些关于钱的格言是卖火柴的小姑娘幻觉壁炉中温暖的火光。对,就是画饼充饥。
而且我发现,那些画出来的“饼”,味道也不怎么好。比如“钱不是万恶之首,也不是幸福之源”之类,就是很多关于钱的格言一说再说的那种不咸不淡的意思。
这些谈钱的格言太芳香了,没有一点铜臭气。它是用来看的,不是用来信的。
而对钱,我们家二豆的理解,就简单得多。
那天天气很冷。晚上回家,进门我就跺脚。二豆说:“爸爸,你回来晚了,东方时空没了。”我说:“班车晚了,没办法。”二豆说:“那你为什么不坐桑塔纳(打的)回来?”我说:“我没那么多的钱。”二豆说:“那你就去银行取呗!”
要求二豆或一豆明白“我存进去的钱”、“我取出来的钱”、“我挣的钱”、“我借的钱”、“我工资单上的钱”、“我用休息日给人打工换来的钱”等概念,有点儿困难。他们才三岁半。
可后来我想,二豆这样的推理,其实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格言:你只有不断地干活、往银行存进很多很多的钱,你才可能为所欲为地取钱、用钱。
对于二豆,我是大人,可对钱的认识,我未必比他更明白。
为此,我似乎更应该相信从二豆一句“信口开河”中取回的那个简单的道理:要想多挣钱,先要多干活;只有多干活,才能多挣钱;只有多挣钱,才能多存钱,只有多存钱,才能多取钱……
那天,我没抨击二豆信口开河。我心想,儿子,爹明白了———我现在就练活去。